服务热线:780445062533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im电竞“宝马最大5S店”翻牌比亚迪;小米汽车授权售后服务首次招募月报

发布时间:2025-03-11 14:03:21

  高举“智驾平权”大旗的比亚迪,2月宣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将覆盖全系车型,覆盖到10万级以下市场,再次向市场发动了价格战;

  同样给友商带来“一点小小的震撼”的还有小米汽车:定价52.99万的小米SU7参数图片)Ultra,在发布会后2个小时订单量突破1万辆,直接完成全年销量目标;

  在两条“鲶鱼”的带动下,新势力品牌加速调整步伐:主打增程的理想推出纯电i8、鸿蒙智行迎来第五“界”、极氪领克合并事宜尘埃落定,车企打响了各自的“市场保卫战”。

  行业动态方面,小米汽车放开售后服务合作伙伴授权,在80多个城市招募售后服务中心,其中超过一半为四线S店优先,为部分门店切入新能源售后提供了机会;

  被寄予厚望的比亚迪,2月公布了首份新能源车险成绩单,但未能逃脱车险亏损魔咒,2024年净利润亏损1.69亿元,折射出新能源车险的集体困境;

  此外,本月还有宝马全球首家5S店被比亚迪经销商承租、运通集团多家4S店无法提车等事件,传统经销商在新能源时代下的抉择与去处持续引发关注。

  NO.3车均保费达4500元、首年亏损1.69亿元,“鲶鱼”比亚迪车险也不能解决高保费、高亏损难题?

  NO.4小米汽车授权售后服务合作伙伴首次招募:开放80多个城市,“特蔚理”等品牌授权服务中心优先

  NO.7一边是汽修博主被索赔、汽修工被判刑,一边是三电维修技师严重短缺,新能源售后困境何解?

  另一方面,去年销量“遥遥领先”的理想和鸿蒙智行,在今年前两个月销量均呈现环比下滑,蔚来更是持续颓势,两大品牌(蔚来+乐道)月销加起来刚刚破万。

  根据交付量/销量,将2月的新势力销量分为三个梯队,分别为“3万+梯队”、“2万+梯队”、“1万及以下梯队”。

  延续1月的增长态势,小鹏2月交付新车30453辆,同比增长570%。自从去年11月首次实现3.08万辆以来,小鹏汽车连续4个月突破3万大关。

  具体来看,小鹏MONAM03连续3个月交付超1.5万辆,而小鹏P7+月均销量则破万辆,成为拉动销量增长的双引擎。MONAM03的热卖,也让小鹏在15万级智驾战场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此前,有媒体爆料称,小鹏自研智驾芯片“图灵芯片”将正式搭载到5月上市的全新车型上。一旦该计划顺利实施,小鹏也将成为继华为系、蔚来之后,第三家采用自研智驾芯片的国内车企。

  2月交付量/销量在2万辆+的新势力共有5家,分别是理想汽车、零跑汽车、鸿蒙智行、广汽埃安、小米汽车。

  理想汽车:理想2月交付新车26263辆,环比下降12%。这是继1月销量环比腰斩之后,理想销量环比继续下滑超12%。

  在今年前两个月,理想交付量均在3万辆以内,抛开年初车市遇冷的因素外,这样的市场表现看起来有些乏力。

  在2月25日,理想发布了首款纯电SUV理想i8的官图,预计将于2025年7月发布。届时i系列将与L系列、MEGA并列,三个产品系列共同构成理想汽车最新车型矩阵。

  理想方面表示,接下来将把全部精力用在关注用户需求上,而不是销量和竞争上。至于长期目标,争取在三年内成为高端纯电第一梯队。

  此外,理想还进行了重要人事调整,理想汽车战略委员会评审通过“智能汽车战略闭环管理方案”,总裁马东辉担任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李想腾出精力专注于AI领域。

  零跑汽车:零跑2月交付量为25287辆,同比增长285%,环比增长0.46%,成功跻身销量前三。

  在主流造车新势力中,零跑是为数不多在2月销量能够实现环比双增长的车企。与理想相比,两者的差距只有大约1000辆,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鸿蒙智行: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21517辆,环比下降38.5%。其中,问界新M7系列交付新车5204辆,智界R7交付新车8748辆。

  鸿蒙智行“第五界”也来了,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鸿蒙智行——尚界。双方合作采用智选车模式,与华为终端签协议,尚界所有车型将进入鸿蒙智行渠道销售。

  尚界第一款车将以上汽荣威旗下内部代号为“ES39”的车型作为雏形,搭载华为座舱和智驾,提供两个纯电续航版本,预计在今年四季度上市,覆盖15-25万元市场,将成为最便宜的鸿蒙智行车型。

  小米汽车:小米2月共交付新车超20000辆,公布储备订单还有11.3万辆,连续5个月交付量超2万,累计交付超18万。

  2月小米SU7Ultra上市,52.99万的售价相比预售降低了近30万。上市后,SU7Ultra的火爆超出预期。开售10分钟,10分钟大定突破6900辆;发售两小时,大定超过10000万辆。

  2月28日晚,小米汽车宣布SU7Ultra的大定数量已超过1.5万辆。Ultra车型的流量也外溢到小米首款车型的身上。有爆料称,小米SU7Ultra带动SU7锁单增长10%。

  今年夏季,小米第二款车小米YU7将正式上市。作为一款更靠近主流市场的SUV,小米YU7的热度会更高。

  2月交付量/销量在1万辆+及以下梯队的新势力共有5家,分别是深蓝汽车、极氪汽车、蔚来汽车、岚图汽车、阿维塔、智己汽车。

  极氪汽车:极氪汽车在2月份交付了14039辆新车,同比增长86.9%,环比增长17.6%。如果将领克品牌计算在内,极氪科技集团2月的新车销量达到了3.12万辆。

  历时三个月,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和领克汽车合并事项“尘埃落定”。公告显示,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完成后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

  对2025年的规划,极氪科技集团表示要实现40%的增长率,达成71万辆年度销量目标。到2026年,极氪科技集团计划将年销售规模提升到百万辆级。

  蔚来汽车:蔚来2月交付新车13192辆,同比增长62.2%。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9143辆,同比增长12.4%;乐道品牌交付新车4049辆。被寄予厚望的乐道,销量表现不达预期。

  2025年前两个月,岚图累计交付量16022辆。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开年以来,岚图汽车订单一直在快速增长,为更好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全力冲刺开门忙,开门好,开门红。”

  2月18日,阿维塔07Pro+上市,推出增程版与纯电版双动力车型。其中增程版售价21.99万元,纯电版22.99万元,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SE系统。

  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切入增程赛道为阿维塔带来一波销量冲高,如今看来,这一策略效果有限。2025年阿维塔给自己定下的销量目标是22万,粗略计算月销须在1.8万+台才行,目前来看还有很大差距。

  4月起,智己将进入2025年度新品密集发布期,会陆续推出2款纯电和2款增程产品,下一代超级增程技术、线控底盘等技术将会陆续上车,或对销量有一定提振。

  总体来看,2025年2月,新势力汽车销量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分化态势。小米的强势入局,以及小鹏的逆风翻红,都让市场格局加速流转。

  没有永远而恒定的冠军,在每个竞争阶段,市场总是重开牌局。想要留下来的选手们都在加快资源整合,重新排兵布阵,以更好地响应市场变动。

  比亚迪:2月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322846辆。其中,乘用车销量318233辆,同比增长161.4%,新能源渗透率100%。

  方程豹汽车销售4942辆,同比增长113.9%;腾势汽车销售8513辆,同比增长85.1%;仰望汽车销售105辆。

  2月10日,比亚迪放出大招,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其中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21款车型,覆盖7万级到20万级,包括在售价格10万元以下的海鸥。

  此外,在发布会上,比亚迪还宣布,比亚迪的整车智能“璇玑架构”将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以快速提升车端和云端的AI能力。

  吉利汽车:2月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含吉利、领克、极氪)共98433辆,环比下滑19%,同比增长约194%。

  按照集团总销量(204920辆)计算,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超过48%。2025年1-2月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219533辆,同比增长超120%。

  银河系列成为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2月销量达76132辆,同比增长约288%。吉利星愿与吉利银河E5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双双突破10万辆大关。

  上汽集团:2月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86142辆,环比增长41%。按照集团总销量(294942辆)计算,新能源渗透率为29%。

  奇瑞汽车:2月奇瑞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44375辆,同比增长278.3%,环比下降22%。按照集团总销量(180932辆)计算,新能源渗透率25%。

  分品牌来看,奇瑞品牌2月销售汽车106312辆,星途品牌2月销售汽车6706辆,捷途品牌2月销售汽车42257辆,iCAR品牌2月销售汽车5806辆,智界品牌2月销售汽车10004辆。

  长城汽车:2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能源汽车15121辆,同比增长23.24%,但环比下降32%。按照集团销量总量(77883辆)来计算,新能源渗透率仅为1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今年1-2月,长城汽车新能源车累计销售为3.74万辆。

  作为定位高端的品牌,长城魏牌2月销量3643辆,尽管同比增长37%,但月销不足4000辆,还不及理想汽车单周销量。其次,定位最懂女性的新能源品牌欧拉2月份销量1898辆,同比暴跌36%,成为长城旗下最惨淡品牌。

  两组数据暴露了长城的两大困境,即高端化失败与纯电转型滞后。对于长城汽车而言,无论是集团月销8万辆,还是新能源汽车月销1.5万辆,都绝不是满意的表现,接下来还需调整发力,如在新能源转型上加快技术迭代,平衡高端化与市场覆盖率。

  3月5日,乘联分会发布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月1-2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9.7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下降2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19.1万辆,同比增长1%。同期,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78.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5%,环比下降1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88.2万辆,同比增长13%。

  在新能源车市场方面,2月1-28日零售7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85%,环比下降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46.5万辆,同比增长38%。厂商新能源批发84.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82%,环比下降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73.2万辆,同比增长49%。

  乘联分会预测,基于各地以旧换新政策和新标准延续的测算,2025年国内车市零售将达到2340万辆,增长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增长20%,渗透率预计达到57%。

  NO.3车均保费达4500元、首年亏损1.69亿元,“鲶鱼”比亚迪车险也不能解决高保费、高亏损难题?

  2024年,比亚迪保险的综合赔付率高达233.92%,综合成本率高达308.81%,而业内品平均水平多在100%-150%之间。

  这意味着,比亚迪每收取100元保费,就要赔付车主233元。加上其他费用,综合成本高达308元,相当于倒贴208元。

  2024年,比亚迪财险车均保费达到4500元,高于大部分财险机构。根据NBD统计的数据,2024年近七成财险机构的车均保费低于2000元,与2023年数据基本持平。

  不过,车均保费高主要是因为比亚迪保险承保的对象,主要是新能源私家车及网约车,而新能源车的保费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

  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为4395元,比燃油车高63%。扣除车龄等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约10%。就新能源车险保费的平均水平而言,比亚迪车均保费与此相当。

  去年5月,比亚迪车险正式上线,业内对比亚迪保险的期待,集中在一家掌握大量汽车数据的公司能否破解新能源车险高保费、高亏损的难题。

  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比亚迪保险这条“鲶鱼”,暂时还没解决高保费难题,也没能逃脱亏损的行业魔咒。

  NO.4小米汽车授权售后服务合作伙伴首次招募:开放80多个城市,“特蔚理”等品牌授权服务中心优先

  2月6日,小米汽车在官微上发布消息,开始招纳授权售后服务合作伙伴,诚邀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经验与专业资质的合作伙伴,共建专注售后服务的授权服务中心。

  根据官方消息,此次小米汽车招募的门店类型,是授权售后服务中心,职能上专注售后服务,不包含销售与交付。

  招募要求上,小米汽车要求申请人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经验与专业资质,拥有主流新能源品牌授权服务中心/授权钣喷中心代理经验优先。

  虽然没有表示4S经销商优先,但是通过《商业计划书-小米授权服务中心》可知,小米汽车提到的“主流新能源品牌授权”,指的就是特斯拉、蔚来、理想。

  在申请人场地现状一栏,小米汽车明确将“申报场地有无特蔚理3家品牌的授权服务合作经营,具体品牌考核排名”纳入场地考核优势。

  在招募场地条件上,小米汽车要求申请门店,为小米汽车配备专用的功能区,包括:小米专用接待区、小米专用客休区、小米专用机修工位。

  综合来看,小米汽车招募的授权售后服务中心,并不要求门店只服务小米汽车品牌,更像是“店中店”的形式,这也是小米汽车此次招募的最大特点。

  可以看到,小米汽车此次招募授权售后服务合作伙伴,主要面向三至四线城市,尤其以四线城市为主,占到此次招募城市总数的50%,对下沉市场门店来说,机会更大一些。

  重整计划显示,威马计划2025年完成复工复产,并在2027年销量突破60万辆。2028-2029年,威马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10款车型,目标是2029年销量超100万辆,年营收超1100亿元。

  威马汽车曾跻身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一度在国内车市风生水起,备受多地政府追捧。然而,自带光环的威马近年来却陷入了困境。

  2023年末,威马汽车因沉重的债务负担,无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根据重整计划草案,其重整主体债权总额超过148亿元,另有超过112亿元的债权被暂时搁置。

  就在众人对威马未来感到悲观之时,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作为唯一的意向投资人,果断与威马签订了重整投资协议。

  按照协议,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深圳翔飞将持续投入超100亿元资金,用于威马汽车的复工复产和未来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威马复活的希望。

  从短期来看,威马2025年完成复工复产这一目标,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是威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五年内年销百万辆的目标,则更是过于“理想化”了,复活能否成功还是个问号。

  2月15日,北京星德宝被比亚迪4S店转租的消息传出,目前正在装修改造。据报道,北方华鹏集团将在该店址经营腾势和方程豹品牌。

  北方华鹏集团是北京的一个本土化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曾被称为比亚迪最大的经销商。该集团创始人王瑞江名下有50多家汽车销售公司,覆盖北京、廊坊、青岛、烟台、秦皇岛等多地。

  北京星德宝是宝马集团全球首家“5S”店,开业于2012年6月开业,总投资超过3.2亿元。2024年10月,北京星德宝发布通告称,公司因面临严重资金压力而暂停营业。

  北京星德宝并不是个例。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类似这样的4S店翻牌事件,可以说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

  自2023年开始,在新能源车价格战之下,豪华品牌BBA出现了严重的销量下滑,在华份额逐渐被新势力品牌“蚕食”,包括宝马在内的各大汽车经销商步履维艰,屡屡传出汽车经销商暴雷的消息。

  在不可阻挡的趋势面前,经销商们也因经营压力等原因转身拥抱了新能源品牌。4S店外墙上品牌LOGO的更迭,也似乎在诉说着燃油车时代的落寞和智能电动汽车的崛起。

  NO.7一边是汽修博主被索赔、汽修工被判刑,一边是三电维修技师严重短缺,新能源售后困境何解?

  2月,一位汽修博主被三家车企联合起诉,索赔总额高达700万元。而在更早之前,汽车服务世界报道过“汽修工修两块电池被判6个月”的事件。

  前者被索赔是因为发布了揭露新能源车维修问题的视频,后者被判刑是因为通过技术手段修改了新能源车电池管理系统数据“解锁”电池。

  另一方面,市场上能够提供新能源三电系统精准维修的技师较为稀缺。据F6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按1万家调研样本计算,仅有130家门店能够提供此类服务,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两件事件结合起来看,折射出整个新能源车售后市场的困境:一方面车企试图加强对售后市场的控盘,导致独立维修门店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独立维修门店不敢修新能源车,反过来加剧相关维修人才短缺的状况,形成了循环。

  2月,天猫养车与全球电改领先者昱希汽车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汽车改装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后市场服务升级。

  昱希汽车科技将为天猫养车XLTNLAB开发并提供热门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电子改装、轮毂、避震、内饰升级等系列产品。

  结合天猫养车线上线下全渠道优势,双方将共同构建从产品研发到用户交付的一站式服务生态。此次合作标志着天猫养车在新能源生态布局中再落关键一子,也为昱希汽车科技加速全球化战略注入新动能。

  近日,中汽中心、国检集团、途虎养车联合发布首个“超级金牌汽车膜品质验证”报告,首次全方位展现各类车膜在真实用车场景下的性能信息,为消费者选购提供权威参考,引领产品研发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同时,途虎养车正在加速构建远超行业施工标准的贴装工艺体系,以“金牌产品+金牌服务”树立一站式贴膜新标杆。

  “超级金牌汽车膜品质验证”由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与途虎养车主办,国检集团进行技术支持。

  此次评测亦是中汽中心与途虎养车的三度合作,此前双方曾合作推出轮胎“超级金牌评测”、润滑油与蓄电池“超级金牌冬季品质验证”。

  近日,时代小桔(厦门)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峻,注册资本高达3.3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由宁德时代和滴滴出行关联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间接共同持股,标志着两大行业巨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度合作。

  滴滴及旗下数字化能源服务平台小桔能源与宁德时代于2024年初宣布成立换电合资公司,双方将共同深化在换电领域的生态网络布局。换电合资公司将利用双方的技术优势和运营能力,从网约车场景切入,为新能源车辆提供换电服务。

  去年12月18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巧克力换电生态,并推出了20号和25号标准换电块。宁德时代计划在2025年建设1000座换电站,并有意向进军港澳市场,中期目标是建设1万座换电站,最终目标是建成3万座换电站,这一战略布局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的发展。

咨询热线:780445062533
LINK 友情链接: 优酷 京东 淘宝 微博
Copyright © 2012-2024 im电竞·(中国)电子竞技平台